解读单位: | 发布日期: | 2023-04-26 | |||
来源: | 区教育局 | 主题词: | |||
解读类型: | 解读方式: |
关于《襄城区师德师风建设六项活动方案》
的政策解读
一、起草背景
2019年11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 号),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2023年4月,襄阳市教育局印发《襄阳市师德师风建设六项活动方案》(襄教发〔2023〕20号)。
为加强襄城区广大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我区实际,对标教育部、市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区教育局决定制定《襄城区师德师风建设六项活动方案》,推进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公开透明、规范有效。
二、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
2.《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 号);
3.《襄阳市师德师风建设六项活动方案》(襄教发〔2023〕20号);
三、起草过程
襄城区教育局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形成了《活动方案》初稿,并面向社会及区直中小学(幼儿园)征求意见,经反馈,各方均无意见;2023年4月22日,区教育局组织区直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召开专题研究论证会;4月23日,根据会议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4月26日,区教育局正式印发。
四、主要内容
《活动方案》共深入开展“六项活动”,包括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家校社协同”活动、组织开展“荆楚好教师”寻访活动、组织开展教师身心健康关爱活动、开展新入职教师师德养成活动、完善师德治理体系建设活动。主要内容如下:
(一)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推动广大教师更加自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广泛开展“家校社协同”活动。健全“家校社协同”长效机制,在去年开展的“万名党员教师访万家”的基础上,今年组织开展“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进社区”、“班主任、科任教师进家庭”活动。“进社区”活动以校长(园长)为主,旨在深化学校和社区共建机制,引导全社会共同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理解教育,促进资源共享,形成教育和社会双赢互动局面。“进家庭”活动以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为主,旨在深化家校沟通机制,帮助家长掌握孩子教育成长规律,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成长观,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分工负责,力争每学年每个学生家庭走访全覆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 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要优先安排走访,并适当增加走访次数,帮助他们共同成长进步。
(三)组织开展“荆楚好教师”寻访活动。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荆楚好老师群星计划”的要求,各校要联动“师生家校社”,开展“寻访荆楚好老师”系列活动,营造“学习荆楚好老师”的浓厚氛围,形成“争做荆楚好老师”良好态势,实现校校有典型、榜样在身边、人人可学做,激发好老师不断涌现的群星效应,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各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制造舆论声势,扩大社会影响力,营造浓厚的寻访推荐氛围,将本校最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推选出来。寻访结束后,我们将通过汇编师德师风典型案例、举办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好教师”爱岗敬业、严谨治学、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和感人事迹,形成强大的师德正能量。
(四)组织开展教师身心健康关爱活动。各校要坚决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切实减轻教师过重负担。年底我们将通报各校教师减负清单落实情况。要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定期组织教师体检,做好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定期开设心理知识讲座,解决好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完善教师课余休息场所建设,为教师放松身心创造更好条件。今年第39个教师节期间,各校要走访慰问德高望重教师和生活困难教师,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关爱和温暖。深入开展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扩大覆盖面,将亮灯活动延伸至乡镇、村,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良好氛围。
(五)开展新入职教师师德养成活动。依托省培、市培、区培项目举办新教师岗前培训,围绕“践行十项准则、争做‘四有’好老师”主题,把师德养成贯穿培训全过程,塑造未来教师气质和人格魅力,引导新教师坚定从教意识,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各校要定期组织、邀请优秀中小学校长、教师对新入职教师进行言传身教,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他们感受名师人生追求和教师职业精神。
(六)完善师德治理体系建设活动。各校要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按要求制定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出台处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小学校要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考评方案,完善师德承诺制度,健全师德档案,严格执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制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定期报告和通报机制,发挥警示和震慑作用。要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社会“五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畅通举报监督渠道,构建全方位的师德监督体系。今年将组织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排查和纠正发表错误言论、学术不端、有偿补课和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